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且生动的体现
日期:2022-12-14  作者:郑功成 来源:光明网  浏览量: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回顾了党在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这种以民生为重的政策取向与实践效果,正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且生动的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从来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政治概念,而是要具体落实到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上,这就要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与现实形态,并集中体现在民生发展上。因为,只有切实保障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真正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美好生活需要。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可以发现,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愚昧盲从,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的重托,总是能够给中国人民带来美好的希望,并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红色根据地、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土地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来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共产党政权和国民党政权对待民生的天壤之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民生发展实现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新中国成立让工农大众翻身得解放,不再受地主、资本家和官僚集团的压迫与剥削,国家通过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建立包括劳动保险、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福利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解决了民生疾苦。尽管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很落后,但社会发展进程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就立即发出关于救灾工作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规模救济灾民的行动;1950年开始大规模救济失业工人,为城镇失业工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1951年制定劳动保险条例,为城镇人口提供了全面的社会保障;随后在农村也建立起五保供养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等等。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保障民生,灾区人民、失业工人和全国人民才真切地看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政权与国民党和国民党政权的天壤之别。因此,民生为重实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且生动的体现。

  第二次飞跃是经过改革开放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面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承包责任制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使综合国力持续快速提升,更让城乡居民获得了极大实惠,其收入与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持续快速提升,温饱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中国人民的生活境况持续得到了大幅改善。

  第三次飞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将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区域性、整体性贫困现象彻底送进了历史;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一系列举措,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如今,中国人民普遍过上了日益美好的生活,创造了当今世界民生发展的巨大奇迹。

  进入“十四五”时期后,我国又阔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这将是中国民生发展的第四次飞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变成了国家意志和行动纲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议题,未来更多的五年规划必定会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不断地加速推进,这正是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百年党史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证明了民生好坏决定着民心向背,民心向背决定着政党命运和国运昌衰。党的百年历程及其创造的民生发展奇迹,雄辩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公理和现实逻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十分清晰地告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坚强稳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核心和锐利思想武器。有了“两个确立”,就能够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进而全面转化成为国家意志和治理制度并且付诸行动。目前,党和国家不仅描绘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而且事实上正带领全体人民稳健行进在通往共同富裕的路上。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坚持继续做好财富“蛋糕”的同时,分好财富“蛋糕”已经被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正在按照共同富裕的发展取向被加以重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不断变为现实,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化为国家行动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