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重在精神塑造
日期:2022-11-29  作者:吕韶钧 来源:光明网  浏览量:0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为学校体育工作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民族复兴使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准确把握体教融合的精神实质和综合育人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教融合的根本问题,归根到底与人的培养息息相关。体育作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与教育有着共同的育化空间。它在培养学生身体素养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智者无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的经典论述,其中强调的“三达德”正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在看待体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将“体”与“教”分开狭义理解,仅仅局限在实现“援教于体”或“援体于教”这样单一路径植入式的融合上,更应重视“体”与“教”在精神与价值层面的深度融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教融合实施中1+1>2的育人效果。

  体教融合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需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宋代以后,我国长期处在重文轻武的文化环境之中,在这种风气的濡染下,“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造成了国民“其心渐驰,其气渐柔,其骨渐脆,其力渐弱”处于极其可忧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伟业振兴。于是,许多有志之士都在积极探寻富国强民之路,以求重塑国民之精神,重振民族复兴之伟业。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教育,而教育不仅要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更要重视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塑造。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体现了人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当代青年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为国分忧、心系祖国的实例比比皆是。古有屈原忧国忧民,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今有中国女排始终践行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精神基石。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近代以来,“尚武精神”对于中华民族提振心力、培养胆力、增强体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为上海精武会题写了“尚武精神”的牌匾,并提出“求自卫之道,重尚武精神”。梁启超先生同样推崇尚武精神,认为“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他认为,只有国民具备了这样的尚武精神,中国才会变得愈加强大。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不教人民学些真武艺, 偏偏还要学生坐在讲台下读死书, 像这样的教育便叫做奴隶的教育, 亡国的教育, 灭种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尚武精神”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弘扬爱国主义, 提升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体质状况改善并不明显,“小胖墩”“小眼镜”等现象依然存在。学校体育中“尚武精神”的教育有待加强,欠缺了对学生面对挫折、面对困难时一种“勇”的精神培养。倡导“尚武精神”绝不是主张打斗、突出暴力,它强调的恰恰是培养学生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优良品德转变为一种实际行动的规矩意识和“勇”的精神。“勇,志之所以敢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因此,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深刻理解体教融合的精神实质, 不仅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的意义, 而且对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体育不仅是一种运动、一种技能,它还是一种教育、一种生活,更是一种精神。它应是以生活为空间、以技艺为载体、以精神价值为追求的身体教育。因此,它同样承载着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梦想。“爱国·尚武”本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和魂,更是中华民族千年盛世的文化坐标。每个中国人都应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提振中华儿女的“精气神”,如鲁迅先生所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培养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基、铸魂。